粮堆在密封条件下,由于粮食的呼吸作用而使粮堆内的氧含量减少,化碳含量,恶化了虫霉的生态条件;磷化铝埋入粮堆,可减少的挥发空间,相应地增大粮堆内的有效浓度;在低氧、低浓度磷化体的长期作用下,害虫不会关闭气门,加之高化碳浓度对磷化氢的增效作用,害虫死亡,霉菌难于生长,粮食呼吸受到,从而储粮处于稳定状态。第二,粮食是生活的必需品、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俗话说“肉禽蛋鱼”是用粮食换来的,说明粮食与人民生活的密切程度,同时粮食也是食品、医药、化工、酿造等很多工业生产必不可少的原料。人民日常生活、工农业扩大再生产都是以粮油作为生活、生产的基础,如果没有粮食储藏,日常生活与扩大再生产就无法保证。32. 储藏期间稻谷为何容易发热、霉变、生虫?
工艺要求
1.工艺设计方案应根据建设规模、使用功能、粮食接收、发放条件等具体 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2.工艺设计内容应包括:输送工艺流程、设备选用、机械通风、熏蒸系统 等。
3.应根据粮食品质、种类、储存时间及气候等条件选择合理的通风、熏蒸 方式和熏蒸剂。储粮时间超过6个月的平房仓内应设机械通风、熏蒸系统。⑷易遭虫害。小麦抗虫性差,收获时正值夏季,易受害虫感染,多数储粮害虫都会危害小麦,其中以玉米象、麦蛾与印度谷蛾危害最为严重。因此,要加强小麦虫害的工作。并堆扒平压实。将小堆粮并成大堆可发挥大粮堆保温性好的特性;将原挖沟打塘的粮面一律扒平可减少与外界的接触面;用板压实粮面是减小粮堆的孔隙度,可达到减少空气对流的目的,从而使粮堆保持低温状态。
4.粮食进出仓作业宜采取防尘措施,改善作业环境。
5.选用的设备应具有安全可靠、低耗、破碎率低、操作方便等性能, 符合环保、卫生要求。
6.散装仓宜选用移动式设备,应根据仓容量、接卸设施的作业时间等条件 确定设备的生产能力。输送工艺应满足下列要求:
1)作业线应连贯,每组设备生产能力应匹配。当玉米水分超过20%、粮温达到10℃时,便会在胚部发生霉变。据经验介绍,将玉米水分降到13%以下,粮温不超过28℃时,储藏较为安全。在冬季,可利用低温通风对高水分玉米进行降温散湿,维持储粮安全;到春初时节气温上升后,要充分利用阳光与干燥气候,通过通风、晾晒方式,及时把玉米水分降低至安全范围,为长期储藏打下基础。
2)粮食进出仓作业应设置输送、取样、计量、清理等设备。需包装发放时应配 置打包设备。
3)粮食入仓作业过程中应减少粮食的自动分级。
4)挡粮板应设置出粮孔,出粮孔位置应满足与之衔接设备的进料要求。
7.包装仓输送工艺应根据其功能、作业线运输距离等因素确定合理的工艺 流程。应根据进出仓作业要求、时间、包装袋尺寸等条件确定设备数量。包装仓输 送工艺设备可按下列要求选配:
11、怎样对低温粮进行隔热保冷工作?稻谷局部水分,微觉潮润,散落性降低,籽粒发软,硬度降低,出现“霉蒸气”,色泽开始微显鲜艳,继之谷壳潮润挂灰、泛白,未熟粒偶见白色或绿色霉点等等。稻谷早期发热霉变时温度不高,米质尚未变化,是处理的关键时刻,如果以上现象继续发展,将出现明显的发热霉变,米质将会发生明显下降。12在隔热层的隔热结构中,为何还必须设置防潮层?
1)进出仓可配置移动式包粮胶带输送机、平板车、电瓶车、叉车、码垛机等设 备。
2)码头中转库宜设起重机配合作业。起重机作业能力应与运输设备能力匹配。
3)粮食加工厂成品包装仓应根据打包车间位置合理设置固定设备,设备作业能 力应与打包车间设备的生产能力匹配。
⑴控制水分。控制油菜籽的水分是安全储藏的关键。新收获的高水分油菜籽应抓紧时间及早干燥降水,一般以日晒为主烘干为辅,干燥温度应低于80~85℃。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干燥,都要等油菜籽完全冷却后,方可入仓储藏,否则会降低油菜籽的出油率。油菜籽水分必须控制在8%以下,才能安全过夏。
76. “双低”储粮需注意哪些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