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稻粒的全部重量中,稻壳约占18~20%,糙米则占80~82%。糙米各个组成部分的重量比大致是:果皮为1~2%,种皮和糊粉层为4~6%,胚为2~3%,胚乳为89~94%。胚部的各组成部分占全粒重量的比例大致是:外胚叶为0.26%,胚根鞘为0.18%,胚芽为0.34%,胚根为0.18%,盾片为1.18~1.4%。77. “三低”储粮的基本概念是什么?⑵检查通风系统:通风系统的设计及设备选择应符合《直属储备粮库浅圆仓设计暂行规定》,风道应畅通,通风孔板安装要牢固,并能承受机械的载荷。
工艺要求
1.工艺设计方案应根据建设规模、使用功能、粮食接收、发放条件等具体 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2.工艺设计内容应包括:输送工艺流程、设备选用、机械通风、熏蒸系统 等。
3.应根据粮食品质、种类、储存时间及气候等条件选择合理的通风、熏蒸 方式和熏蒸剂。储粮时间超过6个月的平房仓内应设机械通风、熏蒸系统。24. 稻谷的储藏特性是什么? 5)散装仓应考虑利用窗口补装粮作业的要求,洞口尺寸不宜小于 0.90m×0.90m,窗扇不应采用中悬形式,并应配备开窗器及可开启的防雀网,窗台 宜高于装粮线 300mm 以上。
4.粮食进出仓作业宜采取防尘措施,改善作业环境。
5.选用的设备应具有安全可靠、低耗、破碎率低、操作方便等性能, 符合环保、卫生要求。
6.散装仓宜选用移动式设备,应根据仓容量、接卸设施的作业时间等条件 确定设备的生产能力。输送工艺应满足下列要求:
1)作业线应连贯,每组设备生产能力应匹配。 7.包装仓输送工艺应根据其功能、作业线运输距离等因素确定合理的工艺 流程。应根据进出仓作业要求、时间、包装袋尺寸等条件确定设备数量。包装仓输 送工艺设备可按下列要求选配:
2)粮食进出仓作业应设置输送、取样、计量、清理等设备。需包装发放时应配 置打包设备。
3)粮食入仓作业过程中应减少粮食的自动分级。
4)挡粮板应设置出粮孔,出粮孔位置应满足与之衔接设备的进料要求。
7.包装仓输送工艺应根据其功能、作业线运输距离等因素确定合理的工艺 流程。应根据进出仓作业要求、时间、包装袋尺寸等条件确定设备数量。包装仓输 送工艺设备可按下列要求选配:
在储藏期间主要解决的问题是防止糙米发热、霉变与陈化。从常年储藏的角度出发,可利用秋冬低温季节,大力通风,降温散湿。在春暖前选择水分较低、品质较好的糙米进行低温密闭,一般可保管到七月份。当仓温过高时可用谷冷机辅助降温来确保糙米的低温状态;水分较高、品质较差的糙米应用塑料薄膜密封缺氧度夏;对那些采用一般储藏方法或低温密闭的糙米,入夏后出现发热或在高温季节入仓已有发热趋势而缺乏缺氧保管条件的粮堆,都可实施谷冷机冷却、化学保藏或大米的胶实包装等技术措施,确保储粮安全过夏。 6.门、窗、挡粮板,要符合下列要求: ⑶严防害虫感染。危害小麦的主要害虫是玉米象、麦蛾、印度谷蛾等。麦蛾、印度谷蛾成虫发生在粮堆表层,活动于空间,而玉米象在秋凉后则隐藏于麦堆深处。热密闭与冷密闭储藏是小麦害虫的有效方法,要加强管理,严格做好防止感染害虫的工作。
1)进出仓可配置移动式包粮胶带输送机、平板车、电瓶车、叉车、码垛机等设 备。
2)码头中转库宜设起重机配合作业。起重机作业能力应与运输设备能力匹配。
3)粮食加工厂成品包装仓应根据打包车间位置合理设置固定设备,设备作业能 力应与打包车间设备的生产能力匹配。
在稻粒的全部重量中,稻壳约占18~20%,糙米则占80~82%。糙米各个组成部分的重量比大致是:果皮为1~2%,种皮和糊粉层为4~6%,胚为2~3%,胚乳为89~94%。胚部的各组成部分占全粒重量的比例大致是:外胚叶为0.26%,胚根鞘为0.18%,胚芽为0.34%,胚根为0.18%,盾片为1.18~1.4%。
并堆扒平压实。将小堆粮并成大堆可发挥大粮堆保温性好的特性;将原挖沟打塘的粮面一律扒平可减少与外界的接触面;用板压实粮面是减小粮堆的孔隙度,可达到减少空气对流的目的,从而使粮堆保持低温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