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在现代储藏中,主要应用哪些技术?我国南方基层粮库总结出一套在仓房密闭基础上,再进行粮面压盖的经济、实用的隔热做法,其效果很好。粮面压盖的做法有:21. 高大平房仓在入粮前应做哪些检查?
工艺要求
1.工艺设计方案应根据建设规模、使用功能、粮食接收、发放条件等具体 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2.工艺设计内容应包括:输送工艺流程、设备选用、机械通风、熏蒸系统 等。
3.应根据粮食品质、种类、储存时间及气候等条件选择合理的通风、熏蒸 方式和熏蒸剂。储粮时间超过6个月的平房仓内应设机械通风、熏蒸系统。 三、筒仓应按功能需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或其他结构型式。因为在隔热层的内外侧由于温差的存在而造成了一个水蒸气分压力差值,使得大气中的水蒸气会沿热流传递方向,一起进入隔热层,并向低温、水汽压更低的部位渗透。另外,隔热材料吸湿会大大降低材料的隔热性能。所以,在隔热墙结构中应在隔热层的高温侧设置防潮层。
4.粮食进出仓作业宜采取防尘措施,改善作业环境。
5.选用的设备应具有安全可靠、低耗、破碎率低、操作方便等性能, 符合环保、卫生要求。
6.散装仓宜选用移动式设备,应根据仓容量、接卸设施的作业时间等条件 确定设备的生产能力。输送工艺应满足下列要求:
1)作业线应连贯,每组设备生产能力应匹配。低温有利于保持食品新鲜程度,延缓谷物陈化,解决大米(包括糙米)等高水分成品粮的安全储藏度夏问题。
2)粮食进出仓作业应设置输送、取样、计量、清理等设备。需包装发放时应配 置打包设备。
3)粮食入仓作业过程中应减少粮食的自动分级。
4)挡粮板应设置出粮孔,出粮孔位置应满足与之衔接设备的进料要求。
7.包装仓输送工艺应根据其功能、作业线运输距离等因素确定合理的工艺 流程。应根据进出仓作业要求、时间、包装袋尺寸等条件确定设备数量。包装仓输 送工艺设备可按下列要求选配:
“双低”储粮是指低氧、低药量密闭储粮的简称,是气调储粮与化学相结合的一种保粮方法,对杀灭常见的储粮害虫和防止储粮发热霉变是行之有效的。由于新建仓规模大、储粮多,一个60m×30m标准仓的粮面,需要150~300kg的塑料薄膜(尼龙膜/聚氯)密封,铺、揭膜的工作量较大。为方便粮面薄膜密封,减轻铺、揭薄膜操作的工作强度,周口库采取木制龙骨架分块密封法,按仓房平面将薄膜分6大块,薄膜之间通过两侧镶有槽管、宽10cm的木制龙骨相连接,这样大大减轻了薄膜密封的劳动强度。⑴控制水分。有效地保持大豆干燥是保管好大豆的主要措施。在我国东北地区大豆安全储藏的水分标准一般为:冬季14%,春秋季13.5%,夏季13%;长期储藏的大豆,为防止其变质和保持其发芽率,水分应控制在12%。大豆降水方法有三种:带荚晒、脱粒晒和热风干燥。前者最有利于保持品质,后者对大豆品质有影响,但不受气候条件限制。无论日晒或干燥都应晾凉后入仓。
1)进出仓可配置移动式包粮胶带输送机、平板车、电瓶车、叉车、码垛机等设 备。
2)码头中转库宜设起重机配合作业。起重机作业能力应与运输设备能力匹配。
3)粮食加工厂成品包装仓应根据打包车间位置合理设置固定设备,设备作业能 力应与打包车间设备的生产能力匹配。
16如何进行粮面压实密闭?
74. 如何确定“双低”储粮的用药量?